小喇叭作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节日作文 > 导航

关于元宵节风俗作文

发表时间:2023-08-29

关于元宵节风俗作文集锦。

以下是一篇关于“关于元宵节风俗作文”的详细介绍快来看看吧,品味这篇文章带你进入新的世界。作文可以培养我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透过写作你可以更好地认清自己。一篇优秀的作文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关于元宵节风俗作文 篇1

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测,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也称舞龙,也叫龙灯舞。它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在我国汉代民间就已相当普遍了。其表演,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在耍法上,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

又称烤百病、散百病。 即信仰性的活动。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据称这项活动过去主要是养蚕人家流行的。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在有些地方有走桥的习俗。要连着走过3座桥,据说和十六日的“走百病”的习俗差不多。在十六日晚上,无论男女老少都要走一走逛一逛,周用还有一首《走百病》的诗:“都城灯市由来盛,大家小家同节令;诸姨新妇及小姑,相约梳妆走百病。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尽归尘土中;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兼头风。踏穿街头双秀履,胜饮医方二钟水;谁家老妇不出门?折足蹄珊曲房里;今年走健如去年,更乞明年天有缘;薪州艾叶一寸火,只向他人肉上燃;去年同伴今希有,几人可卜明年走?长安主人肯居停,寂寂关门笑后生,但愿中秋不见月,博得元宵雨打灯。”

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她因穷困而死。百姓为同情她、怀念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快乐的皮,幸福的馅,团团圆圆捏一块儿;问候的汤,祝福的火,幸幸福福煮一起”。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

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汤圆作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汉明帝永平年间,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到了清代,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可谓“花灯高高挂,挂出新年万紫千红幸福花;红烛熊熊烧,烧出新年顺风顺水红运道。”

作为中国的一大传统节日,元宵节的特色活动还是很多的,有闹花灯、猜灯谜、舞狮子、划旱船、踩高跷、耍龙灯、迎紫姑等等,各式各样,五花八门。根据地域的不同元宵节的活动也会有所差别,拿闹花灯来说,民间有在元宵节这天挂灯、打灯、观灯灯习俗,故“元宵节”也称“灯节”。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正月十五的“观灯”已经成为山西民间群众自发的活动,在这月圆之夜,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种类繁多,引来不少观灯的游客。

关于元宵节的故事传说不可计数,如汉武帝宫中有个叫做元宵的宫女,因常年不能回家,每天以泪洗面。好心的大臣东方朔打算帮助她,便对汉武帝说,火神要在正月十五日火烧长安,想要避免此次灾难,就要让元宵姑娘回家去做很多汤圆来孝敬火神,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为了保住长安城,汉武帝只能同意,就把元宵姑娘放回家去了。自此,便形成了元宵节。

关于元宵节风俗作文 篇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新年的钟声里我们又增长了一岁。虽然新年已经过去了,但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

一到晚上我便跟着妈妈上街去了。刚到时步行街人还没有来多,小贩们已经开始摆摊了。可就一眨眼的功夫人就越来越多了。顿时人山人海,叫卖声、吆喝声也不绝于耳。我和妈妈也跟着涌入人群,我跟妈妈走着走着突然发现了一个小摊。一个放鞭炮的念头便涌入我的脑中我死缠烂打地缠在我妈妈身上左一个“好妈妈,买一个吧”右一个“好妈妈,买一个吧”。妈妈终于开了金口给我买了一个“冲天炮”我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人群稀少的地方,拿来打火机,小心翼翼地点燃导火线,“轰”的一声巨响后,一道美丽的弧线在空中绽放。放完一个我还不过瘾,对妈妈抛出了媚眼,妈妈扑哧一笑只好乖乖的买来烟花。只见天空中的烟花一个连着一个,犹如花海一样美丽。别人也迫不及待地点燃了导火线。

就这样元宵节在这美丽的烟花下结束了。

关于元宵节风俗作文 篇3

今年元宵节正好是星期五,还没开学,我在家没事,妈妈说单位举行“健康知识有奖征答”活动,叫我去参加,我就去了妈妈单位。wWW.78998.nEt

刚过东关桥,我就远远看见城关医院门口围了很多人,走到跟前,我发现那几个负责健康知识有奖征答活动的阿姨和叔叔我都认识,我就站在群众中排队等着抽题,心里想,一会多得几个奖品让老妈刮目相看一下!

答题的人很多,前面一位奶奶抽到一道题:“碘是人体的智力元素,请问下面那种食品中含碘量最丰富?”奶奶不知道答案,就急着说:“医生啊,我不知道是啥,我不要奖品,你把答案告诉我,我以后想多用那些菜做饭让娃增加智力聪明点,行不行?”后面一位阿姨连声说:“是海带。”医生阿姨说她答对了,就给阿姨发了一个奖品,她高高兴兴地走了。哦,怪不得平时妈妈总是要我多吃海带,原来是吃海带能让我聪明啊!以后一定听妈妈话多吃海带!还有一位姐姐抽了一题:“糖尿病人饮食应当注意什么?”那位姐姐一下子就答对了,眉开眼笑地去领取奖品。终于轮到我了,医生阿姨一见是我正要叫我,我赶紧摆手让她别吭声,我相信我能回答对问题,我从一厚厚的一叠题库中很小心地抽出一题,打开一看是:“高血压患者服药是 A长期服用,B血压高时再服药。”听妈妈说我老姨夫就是高血压,我记得老姨夫经常吃药,看见我有点为难,阿姨说那再重抽一题,我说不用,想了想,决定选A,阿姨高兴地说我答对了,直夸我聪明,领取了奖品,我高兴极了,就对阿姨说:“我给你们做义务宣传员吧。”我站在路边告诉过往群众都来参与健康知识有奖征答。

不知不觉到了我上琴课时间,我才恋恋不舍去地离开,一路上心里很高兴,这个元宵节我不但了解了很多健康知识,还让更多的人知道一些健康知识,就给今年的元宵节叫“健康元宵节”吧!

关于元宵节风俗作文 篇4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今年的元宵节妈妈让我独自购买汤圆。我兴奋地来到了超市,看着冰柜里琳琅满目的汤圆,我从中精挑细选了一些迎合家人口味的汤圆。

回到家,妈妈将汤圆片刻煮熟了。我们一家人边吃汤圆,边欣赏仲秋节晚会。

团圆饭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爸爸妈妈带着我出门看礼花。

我们来到楼区花园中心,抬头仰望天空,天空中接连不断的礼花给无边而又昏暗的夜空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我看得目不暇接。忽然,一个个彩灯在我眼前闪过,我定睛仔细看,许多人家门口都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元宵节为什么要挂彩灯笼呢?我感到疑惑。回到家后,我在网上阅览了元宵节相关的资料。

原来元宵节挂彩灯笼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啊。

以前,有一只神鸟因迷路而迫降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震怒,下令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百姓无辜受难,就冒险偷偷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过了好久,有个老人想出了办法,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积极响应。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驱邪避鬼神。

看来元宵节还有这么多的习俗和传说呀,真令我大开眼界。元宵节这一天让我懂得了很多课外知识和文化习俗,中国是个文化古国,还有更多的奥秘正等着我们去发现它,探究它,把祖国传统的文明的文化习俗传承下去。

1.元宵节的风俗英语作文

2.元宵节的风俗英文作文

3.元宵节的风俗优秀作文

4.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作文

5.元宵节的节日风俗作文

6.2017年元宵节的风俗作文

7.元宵节的风俗作文1200字

8.元宵节的风俗作文3篇

关于元宵节风俗作文 篇5

家乡的风俗初中作文:元宵节

家乡的风俗初中作文: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家乡最盛大、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会庆祝这个喜庆的节日。我家乡的元宵节风俗独特、丰富多彩,让这个节日变得格外有趣和有意义。

元宵节,我们家乡最重要的活动就是赏灯。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或者是院子里放上各种各样的花灯。这些花灯有的是各种动物的形状,如兔子、老虎、蛇等,有的是各种吉祥的寓意,如灯笼、如意等。这些花灯各式各样,色彩斑斓,让人目不暇接。走在街头巷尾,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花灯,犹如走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大家在赏灯的同时还能品尝各种美食,特别是元宵,是这个节日的必备食品。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小球,外包着各种馅料,如花生、豆沙、红枣等。在我的家乡,人们会吃元宵,象征着团圆和幸福。吃元宵时,大家会聚在一起,亲友团聚,围坐在一起交流寒暄,热闹非凡!

另外,元宵节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猜灯谜。人们会将灯谜藏在花灯后面,看能否找到答案。灯谜通常都是一些幽默有趣又寓意深远的谜语,让人在猜谜的过程中既能消遣娱乐,又能增长知识。猜谜比赛时,聚集了众多的人群,大家脑洞飞扬,竞相猜谜,活跃着整个节日气氛。

还有一项传统的庆祝活动就是舞狮和舞龙表演。舞狮表演通常由两人扮演,一个人扮演狮子头,另一个人扮演狮子身。他们通过各种动作和技巧,使狮子栩栩如生地行走、跳跃和翻滚。舞狮表演不仅体现着民间的文化艺术,也寓意着辟邪、驱邪及祈求好运。而舞龙表演就更加壮观了,多达几十人共同完成,龙的身体随着人群的协作,起伏蜿蜒,犹如活灵活现的龙舞跃入人们的视野。

元宵节是我们家乡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这一天,人们不仅可以品尝美食,还能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灯、猜灯谜以及观赏舞狮和舞龙表演。这些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使得元宵节变得生动有趣,也让整个家乡充满了温馨和喜庆的气氛。每逢这个节日,我都感到非常开心和兴奋,因为这是我家乡最具特色的节日,也是我与家人共同度过快乐时光的机会。我深深热爱着我的家乡和它的传统风俗,愿这个美好的节日永远传承下去!

关于元宵节风俗作文 篇6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就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就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这就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就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关于元宵节风俗作文 篇7

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也是中国农历年的第一个月的最后一天,通常在阳历的二月或三月间。元宵节的起源与传说有深厚的关系,同时在这个节日里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风俗活动。

元宵节的来历有两个主要的传说。第一个传说,是关于元宵节祭祀神明的起源。相传,在古代的中国,有一个同时崇拜天上神灵和地下鬼神的传统,尊奉神灵和祖先是中国人的重要传统,以此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于是,元宵节就成为了向上天神和祭拜地下鬼神的重要节日。第二个传说,是与汉族英雄之一的刘备有关。相传在刘备的帮助下,蜀地的乌巢城被成功夺回,当时正好是农历正月十五。为庆祝这个胜利,刘备特地命名这一天为“元宵节”。

元宵节有许多特色的风俗活动。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观赏和猜灯谜了。元宵节的晚上,人们会在家中或公共场所挂起各种各样的红灯笼,形状各异,大小不一,五彩缤纷,特别美丽。人们在灯谜活动中,既可以品味语言的美好数学,也可以锻炼自己的智力,增长见识,培养兴趣。此外,猜灯谜也是一项增进家庭成员之间感情的重要活动。在猜灯谜活动中,家庭成员可以相互交流,加深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除了赏灯和猜灯谜外,元宵节还有其他的风俗活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舞龙灯和舞狮子。舞龙灯和舞狮子都是民间的吉祥物,代表了幸福和好运。人们在元宵节这一天,会表演传统的舞龙灯和舞狮子。舞龙灯的明亮色彩和腾空蜿蜒的舞动,吸引了无数观众,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舞狮子的形象活泼可爱,更是孩子们喜爱的节目。人们相信,舞狮子能够驱除邪气,保佑家庭的平安和福运。

此外,元宵节还有一种独特特色的食物,就是元宵。元宵是一种由糯米做成的圆球状的甜食,里面有馅料,例如豆沙、花生、红枣等。吃元宵已经成为了元宵节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而吃元宵的习俗也有着浓厚的文化意义,代表了吉祥和团圆。在吃元宵的时候,家人聚集在一起,共同分享这美味而甜蜜的食物,象征了一个幸福、团结的家庭。

总体而言,元宵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富有多样的风俗活动。从观灯到猜灯谜,再到舞龙灯和舞狮子,元宵节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美好。而吃元宵的习俗更是代表了团圆和幸福的寓意。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每个人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庆祝这一节日,一同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结起来,元宵节是一个充满欢乐和传统文化的节日。通过祭祀与庆祝,人们纪念着古老的传说,表达着对幸福和好运的期盼。无论是赏灯、猜灯谜,或是舞龙灯、舞狮子,这些活动都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美好。而吃元宵的习俗更是将人们的团聚和幸福体现的淋漓尽致。元宵节,不仅是中国人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次传统文化的盛宴,每一年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这个热闹而有意义的节日庆祝中来。

关于元宵节风俗作文 篇8

元宵节就是让人们团团圆圆的节日,你们一定都全家团圆、幸福快乐,但我却过了一个没有爸爸的元宵“佳节”,唉。前几天,在元宵节时,爸爸刚好出差,我和妈妈正在与无聊“孤军奋斗”着。

这时,我们的“救命稻草”———舅爷爷的电话来了“喂,,小宋,到我们家吃晚饭吧!”“我们这就来。”我们看了看时钟,呀!六点半了,再看看肚子,早已饿得“咕咕”直响了,便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到舅爷爷家,已经六点四十五了,好吃饭了,哇!全是我爱吃的,什么蚂蚁上树呀、罗宋汤呀,但我吃了一会儿就不再吃了,,心想:要是爸爸在,他一定会和我一起大饱口福的,而且吃完后也会讲讲“冷笑话趣谈”,跟我一起哈哈大笑。开启电视,正好看见一位叔叔身体穿过了密封的大鱼缸,然后出来,凭空变出了几条鱼,我又想:“要是爸爸在,我一定会和他一起讨论、猜测这位魔术师用的是什么把戏欺骗观众的眼睛。”

想到这儿我来到小房间一边拿出心情日记写下:“没有爸爸的元宵节真是郁闷,真想让爸爸飞回我们身边,为什么爸爸要出差?”一边克制自己不流泪。家人团圆的节日,我们和爸爸却有几个省的距离,没爸爸的元宵佳节——郁闷透顶呀!

关于元宵节风俗作文 篇9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梁简文帝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唐代是实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响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处罚;唯独在上元节,皇帝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沿至宋朝,张灯由三夜延长至五夜,灯彩以外还放焰火,表演各种杂耍,情景更加热闹。《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元宵的做法,是以馅为基础。大致过程是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

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

《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十五的时候,有一个神仙下凡到一个姓陈的人家,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祭祀我,就让你们的桑蚕丰收。后来就形成了风俗。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